top of page

為何無法離開那個以愛傷害你的人?

最近《365 Days》這部電影在上線後就獲得了大眾的關注和喜愛,也引起了一定的爭議:有人認為這部電影浪漫化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到底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它是一種精神疾病嗎?它常見嗎?就讓我們來看看該如何理解它吧。


【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Stockholm syndrome) 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意指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和認同加害者的某些想法或觀點,甚至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精神疾病,不過它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我防衛機制 (defense mechanism) ,當受害者選擇相信加害者的想法時,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再受到威脅。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起源】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來源是來自在1973年發生的諾馬爾姆廣場劫案,兩名有前科的搶劫犯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市內的一家銀行並挾持了四名銀行職員。在與警方僵持了130小時後,犯人才願意投降。


這宗案件之所以受人關注,是因為那四名曾遭挾持的銀行職員在經過幾個月後依然對綁架犯懷著憐憫的情感,並表明歹徒不僅沒有傷害他們,反而對他們多加照顧。他們甚至敵視警方。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亦因著這宗在斯德哥爾摩市 (Stockholm) 發生的案件而發現和命名。


【愛情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會應用在綁架或囚禁等情況,但其實它也能在一些長期的虐待關係中被應用,例如家暴。


這種愛情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幾種要素:

1. 對方在社會和情感經驗上更成熟和更有力量

對應:加害者或綁架犯會威脅到自己

2. 受害人從小缺愛,對方在戀愛初期殷勤周到,讓他/她無比感動

對應:綁架犯略施小惠的行為

3. 受害人朋友很少,經常和對方在一起,聽不進旁人的勸喻

對應:人質無法得到外界信息

4. 會收到加害者的暗示,離開對方自己無法幸福,除了對方沒有人會愛自己

對應:人質相信自己無法逃脫


關係中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受害人在情感上被人劫持和馴服,以致他們無法離害加害者。有時候加害者的行為也是源於被害者的縱容,一次次的寬恕給了對方再次傷害自己的機會。假若你感覺一段關係已經失衡,其實就需要走出這個名為愛情的牢籠。一個人越迫切的想要被愛,才會越容易的被馴化。我們必須要強化自己的內心,內心不再懼怕孤獨,我們才能生活得更好。


不少影視作品中也包含了囚禁的元素,但最後衍生出來的到底是不是健康的愛情,這也很值得我們去思考。「控制」被其美化成浪漫又危險的手段,故事中的主角一直堅持苦等包容,就令一段虐待關係變成兩情相悅的愛情。


但故事終究是故事,我們不能在現實生活中抱有這樣的想像。在面對一個號稱愛你卻又同時在一直傷害你的人時,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從這段不健康的關係抽身離去,而非苦苦堅持或繼續眷戀。


小編:雖然上面說了這麼多影視作品會浪漫化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但小編也偶爾喜歡看這些有囚禁元素的小說或電影哈哈。你也有喜歡的「強制愛」的作品嗎?留言跟我們分享吧!


插畫來源:@_plulalin@kaerusensei


339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